網誌

  • 靈枯靈慰同是上主的禮物

    近幾個月,不難看見上主的工作真的好快,似乎上主也向純心這小機構發出邀請。 不得不認近兩個月自己進入了靈枯的心靈狀態,禱告默觀時,只看見的全是黑的,睡不好,身體小毛病不斷浮現,心情煩躁,未能安靜。 雖然感無力不安,然而仍深信也心知上主必同在,其間上主不斷與我說話,不論是聽講道,或在日常生活的意識省察或安靜在主前抵抗這混亂時。 可惜仍不斷想逃避祂的邀請,不想離開自認為安舒及自滿。 如此一段較長的不舒服,不想再停留在此境,今早在經文共修中終於向主承認自己的問題了,人算甚麼? 祢竟如此包容,降服了。心突然開朗了,清明了。 不要以為自己是Somebody,要知道自己是Nobody ! 憐憫服侍是主自己邀請人的,不是人能力做的。是祢[侵埋我玩],唯謙卑跟隨是最自由幸福的 ! 使徒行傳3:11-21 {11 那人正在稱為所羅門的廊下,拉著彼得、約翰;眾百姓一齊跑到他們那裡,很覺希奇。 12 彼得看見,就對百姓說:「以色列人哪,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?為甚麼定睛看我們,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? ….. 15 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, 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了;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。 16 我們因信他的名,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;正是他所賜的信心,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。……19 所以,你們當悔改歸正,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, 20 這樣,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;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(耶穌)降臨。 21 天必留他,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,就是 神從創世以來、藉著聖先知的口所說的。} #導師同樣會經驗靈枯 #靈枯靈慰同是上主的禮物 #不斷以生活中的意識省察或安靜在主前抵抗這混亂 #承認錯路 #重整方向不是以他人或以己為中心而是以主為中心 #迎向上主的新邀請 #為純心未來發展禱告

    Edith Cheung

    /

  • 電影靈修系列-「難搞」之人的背後故事

    人生總會遇上大小不同的失去,人在哀傷期間,很容易像奧托一樣被負面情緒佔據,變得無力又敏感,獨自受苦又拒人於千里外。此刻,請仿傚抹大拉馬利亞,在痛苦中等待主,向主盡訴苦情,復活主總會按祂的方法來拯救我們。 又或者我們身邊也有類似奧托的人,我們很容易輕率地標籤對方為某類人而避之則吉,卻很少關心或聆聽對方「難搞」背後的原因;例如他們的執著可能想增加生活的掌控感,以對抗死亡帶來的無力感等等。只要我們願意停一停,問候或聆聽對方,可能已在不知不覺間加添對方力量去走出哀傷;同時,我們也會像那新鄰居一樣,在不知不覺間,自己也蒙祝福、被啟發呢。 原載《時代論壇》

    張義金

    /

  • 電視劇靈修系列-死亡教曉的人生課

    有趣地,崔在每一次死後,導演總會安排他和死神對話,處處刺激崔反省自己的盲點,以期讓崔有所領悟。例如當死神帶領崔淺嘗地獄的恐怖後,崔說:「在見識過地獄後,我才發現活著本身就是個機會。」於是,逃出地獄的刑罰逐成為崔要活下去的動力之一。 坦白說,劇中提及死後懲罰、地獄和與死神對話等充滿著基督信仰的元素,令人聯想到末世審判和地獄的永刑。例如當崔終於知道人不能掌管生死,在人之上乃有一位掌管生死的超然者時,崔才懂得謙卑地乞求死神再給他一次重生的機會,但死神卻說:「就算給人類機會,他們也不知道那是機會,總把它一腳踢開。」這對白完全道盡人的愚昧選擇!但即是如此,死神最終揭開真相,原來在死神之上還有一位被形容為「好心軟」的超然者,祂才是真正決定人死後的去向,而祂也回應了崔的祈求。 所以,十二次的死亡與重生,總是給予崔選擇的機會,帶出只要人懂得選擇生命,就算死也不能阻隔人走向生命,正如導演刻意安排了那道通往地獄之門透出來的光線,總是隱約地投映著一個倒轉的十字架,似乎吸引人留意:在看似沒有選擇的死亡中,人仍可以選擇死前的生活態度和死後的去向;而弔詭地,那道通往地獄之門的前面,其實早已放置了一道倒轉十架的光芒,等待人去發現、領悟和選擇。 難怪保羅說:「因為我深信,無論是死,是生。。。都不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,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。」(羅八38~39) 原載《時代論壇》

    張義金

    /

  • 純心感恩

    「純心」在沒有任何機構及教會的支援下,挑戰當然不少,然而在困難中看見祂的奇妙介入及供應。 「純心」部分的營會及面談服務基本在收費上是低於成本價,而共修及社區服侍等更是不收費的,「純心」可服務至今,全是神的恩典,祂感動了不少有心人願意奉獻支持「純心」事工,…

    張美儀

    /

  • 電視劇靈修系列-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

    「哀慟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」(太五4) 甚願大家都經驗這福氣的真實,因為主耶穌必然拯救我們走出痛苦的黑夜,進入有主同在的光明! 的確,黑夜沒有可能永遠都是黑夜,即使在天亮前的那一刻是最漆黑,但很快就會迎來清晨! 原載《時代論壇》

    張義金

    /